“当下,网络视听是全球最大最火爆、最有前途,且充满活力的行业之一。而短剧尤其是微短剧以及延伸出来的网络新型直播,是目前中国和全球网络视听最吸引人的风口。”
3月27日,在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短视频与直播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祝燕南分享道。
去年至今,在短视频直播的助力和加持下,短剧爆火出圈。从平台到公司、导演、编剧,人人都想抓住风口分一杯羹。数据显示,2023年短剧上线数量超1400部,短剧市场的规模近400亿元。
作为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的深度合作媒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观察到,短剧和AIGC成为今年网络视听大会频频被提及并讨论的热门话题,也成为短视频、直播行业一众平台、从业者试图抓住的新商机。
“微短剧+”或成新商机 未来5年微短剧或撬动千亿市场
短剧赛道正变得愈发拥挤。
无论是快手、腾讯、爱奇艺、抖音、B站等长短视频平台,还是淘宝、知乎抑或是大中小型的MCN机构、影视制作机构等,都纷纷重金加码,试图在短剧这个爆火赛道占据一席之地,押中下一个“财富密码”。
相关数据显示,近三年微短剧备案数量和上线数量均远超长剧。2023年,市场共上线超1400部微短剧,连续两年同比增速超50%;微短剧年备案数量保持了近3000部的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微短剧市场产值规模近400亿元,已达到2023年全年电影票房市场70%的“水位线”。
深耕行业多年,祝燕南观察到,短剧赛道上的所有选手都在拼创意、拼IP、拼变现、拼爆款、拼制作、拼流量等。在他看来,当下短剧行业呈现出三个趋势:全产业经历了从内容、流量到资本的发展阶段;以网文、IP入手,从产业链中下游向产业链的上游开始布局;从面向B端的分账模式到面向C端的直播带货、广告植入、内容付费,完成了商业模式的闭环。
行业加速奔跑,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新商机之下,越来越多的创作者也在短剧赛道找到了自己的职业“第二春”。
以快手为例,目前快手上微短剧创作者已超10万人,粉丝量超过100万的作者有2700人;实现变现的创作者相比2023年环比增长23.16%;2023年Q4,10万+粉丝达人电商GMV收入相比2023年Q3同比增长61%。
“在快手平台,每天有近2.7亿用户在消费内容。”对于短剧的爆发,快手文娱剧情业务中心的负责人于轲深有感触。
他发现,微短剧供给井喷式增长反映用户旺盛的内容消费需求。“微短剧行业已从疯狂生长阶段进入到健康发展的成熟期,未来5年内,微短剧行业或撬动千亿市场,并持续向精品化、多元化、商业化、国际化和产业化方向发展。”
谈及短剧商业化的升级,于轲称:“今年我们提出的是‘微短剧+’方向,例如微短剧+IP、微短剧+新科技、微短剧+文旅,打造更新、更全面的商业模式。”
相比打工人 “文生视频”对短视频平台冲击或更大
“明天替代你的不是AI,而是会AI的同事。”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吕本富的一句演讲结束语,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大笑。
大笑过后,是每一个平台公司和每一位“打工人”对AIGC更深一轮的认知和思考。继ChatGPT之后,今年Sora的横空出世再度引发AIGC的“大爆炸”。当越来越多的AI视频、数字人席卷短视频、直播行业,是冲击还是下一个风口?
在吕本富看来,AI生成的视频过多,会对原有内容,原有平台的生态造成一些冲击。但相比对创作者的影响,Sora对短视频平台的影响或许更大。
“例如ChatGpt可以生成文字,但作家这个职业依然存在。同样Sora出现后对短视频从业者的冲击依然存在,但创作者们则是使用这个工具。对平台则不一样,利用Sora会不会诞生类似于快手这样的新平台?所以Sora对平台的冲击大于对从业者的冲击。”吕本富表示。
虽然“文生视频”对行业的冲击不可避免,但这并不意味着短视频行业会被完全取代。吕本富指出,当下短视频直播行业的商业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一个是带货,一个则是短剧,未来面对AIGC,短剧和带货的商业模式依然成立。
“人类的商业史就是时间逐渐切片的历史,它的价值在不断提升。短视频从娱乐信息平台到商业交易平台的延伸,在商业逻辑上就是时间的拆分。”吕本富坦言,未来到人工智能的时代,切片会到秒级,可能经济学上又发生变化。切片越多,交易的增量就越大。
面对新技术、新趋势,平台也试图探索新商业模式。记者了解到,在2024年第一季度,快手已联合快手内部的技术团队推出了微短剧与AIGC技术换脸的强互动模式。论坛现场,于珂透露:“未来我们将与国内头部的AIGC制作团队、陈坤导演等共同推出快手首部AIGC微短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