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传统支柱产业,建筑业信息智能化水平不足、生产效益不高、工地粉尘噪声污染重、安全风险高、从业人员年龄偏大等问题一直制约着行业发展,成为房地产行业、建筑行业需要共同面对的课题和挑战。碧桂园集团旗下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长期聚焦建筑机器人、BIM(建筑信息模型)数字化、新型建筑工业化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应用,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建筑业转型升级方面探索出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机器人到底怎么建房?机器人上班是什么场景?近日,一台台粉色的建筑机器人出现在碧桂园咸宁温泉旅游城项目工地上,它们有的正在打磨地面,有的在自主吸尘,看着机器人们忙碌的身影,现场的百余家媒体记者不禁感慨智能建造时代已经到来。
据记者了解,为了推动智能建造发展,现场体验项目交付成果,碧桂园组织了此次“智慧建造-交付观摩媒体行”活动,邀请了百余家媒体共赴其湖北区域交付代表项目进行实地采访参观。
在活动现场一共展出了地库抹光、地坪研磨、天花打磨、内墙打磨、混凝土整平、R400地坪研磨六款建筑机器人。记者们看到一个个粉色机器人在工地上忙碌,都表示吸睛又新奇,对其赞叹不已。
其中,一台地坪研磨机器人现场展示了作业过程,只见技师在平板电脑上进行快捷操作,下达指令后,机器人就开始熟练地研磨、自主吸尘、随动放线等施工作业,全程无需人工干预。
据博智林智能建造产业技师周龙平介绍,这款机器人可以长时间连续作业,工作效率高达300平方米/小时,相比传统施工,由于机器作业的稳定性与误差小,机器人的施工质量跟人工操作相比会有较大提升,施工效果一致性好,可节省约30%的综合成本。
▲博智林地坪研磨机器人在工作
近年来,相关部门先后发布多个指导性文件,加速建筑业改革发展和转型升级。今年1月,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在京召开,明确要求发展智能建造、装配式建筑等新型建造方式,不断提升建筑品质。
去年住建部颁布的《“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也明确表示,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完善智能建造政策和产业体系;夯实标准化和数字化基础;推广数字化协同设计;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打造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筑机器人研发和应用;推广绿色建造方式。
去年11月,住建部发布《关于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将佛山市等24个城市列为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博智林的建筑机器人、BIM数字化等产品在21个试点城市中均有应用,施工效率和质量得到业内的肯定。
广东佛山新翼花园项目是住建部全国首批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之一,不久前,深圳建筑业协会在新翼花园举办了“科技赋能 智能建造”2023博智林机器人施工观摩交流会,展示了近20款建筑机器人的作业实操,吸引了中建一局、中建二局、上海建工等60多家单位参加,共同探讨未来智能建造发展的无限可能。
在机器人产业集群中,可以说建筑机器人是一个新兴领域,中国是建筑机器人最大的市场,也是建筑机器人研发制造的领先者。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中国建造’走向‘中国智造’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中国建筑业协会副会长刘锦章表示。当下,新基建加速数字化、智能化与建筑施工现场深度融合,促进传统建造方式升级,提高项目管理和生产效率,将助推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进入快车道。
据介绍,博智林针对建筑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模块,开展全覆盖的自主研发。目前博智林正在研发的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基础共享技术近50款,适用于建筑全周期智能建造工序,覆盖建筑机器人软硬件核心模块,其中导航、视觉、多机调度等技术填补了建筑机器人领域的空白。
另外,现阶段我国智能建造尚处于起步阶段,与之相匹配的产品、施工、设计和验收等标准体系还比较欠缺。博智林发挥行业探索者、引领者作用,积极贡献经验智慧,主导或参与智能建造领域标准体系建设。
博智林联合相关单位发起成立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建筑机器人专业委员会(CECS),将从建筑机器人研发及工程应用调研、组织编制建筑机器人相关标准等方面展开工作。
截至目前,博智林主编的建筑机器人国家认证制度及配套实施的认证依据标准《建筑机器人CR认证实施规则》《建筑机器人安全技术规范》等均已发布;此外,其参编了2个国家级标准,主导编制的《智能施工升降机》《外墙喷涂机器人》《智能随动混凝土布料机》等团体标准已陆续发布。
截至2023年2月,博智林已有33款建筑机器人投入商业化应用,服务超600个项目;累计交付超1700台,累计应用施工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
▲博智林总部大楼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